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高壓籠罩,盤桓不去,

酷熱的天氣將持續一週。
二弟甫自惠蓀林場歸來,
說是裡頭綠蔭蔽天,涼爽宜人。
那麼,我們也上山避暑去吧!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這趟旅行從「永和豆漿」開始,

始料未及,竟然也結束在此。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兩份滿夾鮮蔬芽菜的燒餅,

兩碗香純濃郁的熱豆漿,
這麼豐盛健康當然是為了蓄積能量,
因為,此行被定位成「步道之旅」。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回程,原本要在「李仔哥」晚餐的,

不料,鐵門深鎖,
美食沒嚐到,只吃了個閉門羹,
這便直接回竹東了。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永和豆漿的蒸餃、蔥抓餅和燒餅油條,

為這趟愉快的旅行畫下完美句點。」
以上兩句話,是返抵家門前,棠的肺腑感言。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吃飽飽,那就上路囉!

分工合作下,
棠負責開車,
我負責把風景裝進眼眸和鏡頭。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月亮高懸半空,忽隱乍現;

風車矗立海岸,迎風旋轉;
白雲層疊簇擁,天穹寫畫;
電塔巍然聳峙,張牙舞爪;
纜線縱橫交錯,切割雲空。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這些都是來得及捕捉的,

還有更多景物一閃而過,稍縱即逝,
連腦海也不及銘刻。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由於車行速度太快,

模糊的畫面因而記錄下移動的軌跡。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旅行者,原本就是移動的進行式,

除了身體在遷徙漂泊,
心智也隨之茁壯改變,
尤其在歷經一趟壯遊以後,
人也跟著堅強獨立、自信成熟。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從埔里交流道下國道六,

往國姓方向不到一百公尺,
「全家」就站在台21線上。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旅行台灣實在很幸福,

市郊的便利超商幾乎都備有洗手間,
而且販售平價的研磨咖啡,
讓出門在外的旅人備感方便,
感恩!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從台21線轉進投80線,

視野隨之展開遼闊。
這條公路鮮少車行,
想是「惠蓀林場」不敵競爭,
遊客都往清境、合歡山、日月潭去了。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然而,也正因如此,

惠蓀林場才能將偌大山林以饗旅者,
為客人留下了清靜寬敞,從容餘裕,
以及只有置身於此才能體會的奢侈幸福。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途中經過清流、中原與眉原三個部落,

我們只以雙眸瞧上一眼便繼續前行。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不多時就來到林場入口,

收費站的兩側各自佇立著螳螂先生,
彷彿聽見他們熱情相迎:歡迎光臨。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嗨,你好──惠蓀林場。

暌違二十年終於再次造訪,
這個曾經留下美好回憶的所在。

惠蓀林場(一)抵達之前
旅行的目的當然是在去到以後,

不過,抵達之前已然風光無限。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