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多年養成了個習慣,
出門前藉由蒐集資料先神遊幾回,
等到真正行踏途中再逐一印證。
這種感覺就像是終於和心儀多時的對象見面,
歡喜之情自不在話下。
除此,也經常有規劃以外的驚喜,像是:
與美麗山水偶然邂逅,和溫暖人情不期而遇,
這些,帶來的震撼更為強烈,仿若一見鍾情。
此行,出發前仍做足功課,
完整羅列台南古蹟與美食資料,
再加上散步逛府城的地圖,
這才有備無患地安心出門。
大凡都能按照行前安排,
逐一走訪欣賞,品閱享受,
不過,更開心的是,
意想之外闖進來的喜悅。
就像是來到「台區觀海樓」,
與其歸因於誤打誤撞,
毋寧說是冥冥中自有安排。
結束古城之旅,沿著西濱公路北上,
為的是一探「七股鹽山」。
這座遠看雪白其實已經髒污的鹽山,
倒教我們失望了,
或許到來的不是時候,
烈日當空,強光反射,教人只想速速離開。
幸好這座鹽山市值一億餘元,
踩在上面有些飄然(其實是快曬昏了)。
值此之際,看見路牌標示往「七股潟湖」,
關於「潟湖」只在當年的地理課本讀過,
現實生活中未曾親眼目睹,
所以,不假思索便循著路標前行。
不久,又看見另個指標--觀海樓,
臨時起意,轉往「台區觀海樓」。
原來,觀海樓正對著的就是七股潟湖。
遠處有片沙洲好似雙臂環抱,
水面幾艘舢舨隨著浪潮上下晃漾,
左邊隱約可見西濱公路橫跨於河海交界處,
右後方則是一方一格的已然廢棄的曬鹽場。
躲在木製鏤空涼亭中,
欣賞自木條篩漏而下的光影,
在地板上輕盈寫意地作畫。
海風輕拂,衣袂飄飛,
沛然興起我欲乘風歸去的瀟灑!
到了這時方才明白,
走一趟七股鹽山為的是遇見潟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