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延平郡王祠>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台灣光復以後原地重建的延平郡王祠,

自然稱不上是古蹟,
卻也因此維護甚好。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這是一座仿中國北方宮殿的建築,
琉璃綠瓦,朱紅楹柱;雕花門板,描圖斗拱,
相當的精緻華麗。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草地上錯落有致數盞石燈,

幾分日式庭園風情。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祠中珍貴文物豐富,

為數眾多的清代楹聯尤其具有歷史價值。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來到此處但覺台南人很幸福,

姑且不論生活在古建物群中的特殊氛圍,
光是到處都有老樹成蔭的文化園區,
就是其他城市望塵莫及的。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蔥蘢綠樹底下,冰涼石板凳上,

就可以消磨一個炎炎暑夏,
何況還有鳴唱不絕的知了為伴。

<臨水夫人媽廟>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據傳臨水夫人媽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降生福州下渡陳家為女,即陳靖姑,
為安胎保產之神。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小小的一座廟,

外觀毫不起眼,進得門內卻驚嘆連連。
堆金砌玉極盡金碧輝煌,
藻井之美尤其前所未見(也可能是少見多怪)。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由廟宇之堂皇可以想見香火不斷,

看來,現代父母依舊求子心切,
為少子化益趨嚴重的現象,注入些微希望。

<大南城門&碑林>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甫入園區,眼前赫然出現一棵超大榕樹,

數人方可合抱,而且氣根早已長成樹幹。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按理,榕樹多半給人陰森晦氣的感覺,

許是南台灣的太陽把大地烤得熱烘烘的,
一掃陰黯濕鬱,拒人千里的冷漠。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如此亭亭如蓋,鬱鬱若傘,

即使正午晌和,
也將陽光阻絕,留下一方清蔭。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老榕樹下,正好歇憩,

且看這位老兄多麼愜意,
樹蔭底下午睡,
享受那幾噸重冷氣也無法企及的清涼。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這裡的城門、城牆十分平易近人,

沒有柵欄也不設管制,任人自由出入。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穿過外城門,

但見草地上兩尊古砲護衛著內城門,
沿著階梯拾級而上便來到城樓。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城牆裡側備有座椅,

這時烈日當空,自無雅興曝曬,
料想入夜後,秋風徐徐拂面,
古城牆上喝茶聊天,也是人間至好。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府城記遊(4)我看古蹟(三)
至於碑林裡陳列的石碑,

由於年代久遠,其碑文大多已難辨龍蛇。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