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傳說的起源──紅頭部落,
位於蘭嶼西南方,
背山面海,坡度較其他部落大。
傳統地界南起核廢貯存場北至紅頭溪,
與漁人部落為鄰。
紅頭部落的達悟語為Imourud,
意思是成群集聚的部落。
部落距離港口、機場近,
對外開放比其他部落早,
移入人口相對也較多,
目前漢人佔了人口數的20%,
大多經營民宿或餐飲業。
蘭嶼別館是島上較具規模的旅館。
旁邊有家「人人特產店」,
販售各種土、特、名產。
隔壁就是「雯雯冰飲」,
我倆情鍾的店家。
建蘭派出所在幾步之外。
門,是有表情的,
牆,則透露更多訊息,
魚身相許鮮魚湯、阿力給、
嘛哪懹彩券行、抗議心聲……
這種簡單直接的表現,
就像街口的手繪路標,
我當它是個裝置藝術。
超人氣發呆亭也有寂寞時候,
松葉牡丹燦爛路邊,
水芋種在棄置房舍……
因為置身異地,
尋常事物也變得新鮮有趣,
旅行,讓人打開心眼看見更多美好。
踅進巷弄逛部落,
不像朗島、野銀保留有傳統地下屋,
這裡只剩下廢墟遺址與人憑弔。
木構建築泰半腐朽頹圮,
綠草茵茵的石砌凹穴,
記錄下曾經的歲月。
取而代之的水泥房、鐵皮屋自成風景,
繼續傳述關於島嶼的故事:
八代灣擁有絕佳潛點,
拼板舟暫歇屋簷牆角,
漂流木支起簷廊,
涼台始終存在,
老屋也有春天。
「敦親睦鄰」說的是那段歷史?
「蘭嶼國小」的舊址,
在民國90年學校遷至村外後,
已改作「紅頭社區發展協會」。
涼台附設溜滑梯,
只有小學生才享有的福利吧?
此間不乏商店、餐館與民宿,
還有島上唯一的郵局和衛生所,
果然是相對比較繁榮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