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朗島部落以達悟族傳統風情聞名,

是島上最具建築風貌的村落,
保留下許多原始的傳統地下屋。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朗島部落的達悟族語為Iraralay,

意思是和善有禮。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朗島位於椰油部落與東清部落之間,

道路尚未開通前是兩地必經之地,
朗島居民親切友善逢人就打招呼,
因此被譽為「有禮貌的部落」。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朗島是蘭嶼最大的部落,

也是傳統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朗島擁有島上最寬廣的平坦腹地與最大的漁場,

所以曾經是島上最富庶的部落,
也因為嚴謹地持續傳統習俗,
被公認是母語傳承最好之處。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朗島有上、下兩個部落,

下部落是老人家居住的傳統地下屋,
而政府興建的現代國宅位於上部落。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各取所需各擁所愛,各有空間互不干擾,

兩個世代並存於此,十分理想。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環島途中循「朗島部落」指標進入岔路,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發現此間屋舍現代新穎,

而且還有許多特色民宿,
原來這裡是上部落。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隨後來到位於海邊的舊部落,

車停於朗島國小校門口。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環島公路上就可以看見部分校舍,

最醒目的是「長榮日出大樓」興建緣由紀念柱。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當天剛好有學者與相關人員在此訪查,

我倆就跟在旁邊繞了下部落一小圈。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由於仍有居民住在這裡,

儘量噤聲躡足輕輕走過,
就怕驚擾了其中的哪一位。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達悟族人的傳統地下屋,

是因應島上高溫多雨多颱風的氣候,
所發展出來的特殊居住方式。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上居民就地取材,

以樹幹為主要建材,
再以石頭砌成圍牆,
完成獨特的半穴居建築。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完整的家屋分為主屋、工作房與涼台等空間,

提供居住、工作、曬魚、儀式等需要。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主屋也就是俗稱的「地下屋」,

築在低於地面1至2公尺深的地穴,
隔熱效果佳,冬暖夏涼,
又能減少颱風地震東北季風的威脅,
充分顯現達悟族人的建築智慧與順應自然的生活哲學。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涼台可說是達悟族人的起居室,

幾乎毎家的門前屋外都有一座,
他們在此看海賞景,喝酒聊天,休息睡覺……
愜意舒適,羨煞人也!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這戶人家肯定住著個藝術家,

庭院裡莳花植草,清新雅致,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木雕作品尤其教人雙眼一亮,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或原木或彩色或精緻或粗獷,

所有的藝術創作,
都充滿海洋呼喚與部落故事。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達悟族人把這兩塊石頭叫做「靠背」,

大的專屬男主人,小的留給女主人,
夫妻倆靠著石頭席地而坐,
說說家常,聊聊心事,看看海象,數數星星……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有沒有這麼浪漫我不知道,

至少曉得他們的生活就在天地之間,
簡單素樸,純粹自然。

島遊蘭嶼(15)朗島部落(Iraralay)
認真回想在蘭嶼沒見過一座廟宇,

倒是六個部落都各有所屬教會,
達悟族人除了敬畏天神懼怕惡靈,
最多的就是信仰天主耶穌吧?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