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這天,日出山巔晨曦溫煦,
這樣的風和日暖最宜出遊玩耍,
「大山北月」踏青到峨眉湖。

車停於富興國小旁,沿著小徑踱步往下,
老欉柚樹,枝繁葉茂姿態很美,

即便未開花沒結果,
依舊贏獲眾人垂青。

斜坡上有戶宅子,
九重葛離離散紅,紛鬧燦爛。

行經細茅圃吊橋,這兒─


晴陽朗照或者煙雨迷濛,


左顧右盼或者前眺後覽,
都是風景。

只是,久旱不雨水位低落,教人憂心。


過橋後沿著彌勒佛院的圍籬前行,

桂樹夾徑,木樨飄香,

舜珠提議放慢腳步,莫負這片馨香馥郁。

湖畔新闢了架高於湖岸的步道,

去年來時盡頭裝置有櫻花與拱門,

此番到來已展開第二期的工程,
但盼環湖步道早日完成。

沿著湖邊水岸也新種了許多落羽松,
假以時日待到樹苗長大成為氣候,
想必又是一道美麗風景。

從這個角度眺看,
山色明媚,水光瀲灩,
實景倒影,相互輝映。


然後再循著步道上行,

經過這個已然乾涸的水塘,
就來到了十二寮楓香大道。

這條路上一整排楓香迤邐而去,

時值冬末春初,枝椏交錯,蒴果纍纍,

景象迥異於春天新綠、夏日蓊鬱和秋季斑斕,

呈現另種荒涼之美。

突然,目光被枝梢竄出的幾抹嫩紅攫捕,
是……報春信的使者嗎?

曾經熙攘喧鬧夯極一時的十二寮這些年已逐漸沒落,
非假日裡,遊人寥落,
幾分淡然,幾分悠然。


或許將閒適寧謐還給在地人家,
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穿衣戴帽的毛小孩見多了,
卻第一回看到老樹穿裙子,
雖然創意可嘉終究違背自然。

原本想說至少走到十二寮大埤,
但半數遊伴已停下腳步,
於是折返回到路口的亭子歇憩。

掏出琳瑯滿目的點心零嘴,

分食共享後再揪團合購,
當真是豐足歲月的幸福美好。

回到富興國小旁的「老屋小館」午餐,
班長點了一桌客家美食:
湯圓、粄條、米粉、梅干菜飯、青菜和滷味,

滿桌佳餚居然才650元,
便宜到讓人懷疑老闆是否算錯了錢。

吃飽玩夠,盡興回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