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十)蹦蹦車

太平山(十)蹦蹦車
第二天以完美的日出雲海揭幕,

接著是六星級景觀餐廳的早餐,
退房後就要坐蹦蹦車去了。

太平山(十)蹦蹦車
太平山坐蹦蹦車一如阿里山乘小火車,

是絕對不容錯過的體驗,
少了這項整個行程就遜掉了。

太平山(十)蹦蹦車
蹦蹦車原名「軌道運材車」,

蜿蜒於陡峭山林間的鐵軌原本就不平整,
再加上拖掛的車廂均為木材釘製,
列車行駛起來會發出「蹦蹦 蹦蹦」聲響,
因而贏得這麼趣味又貼切的名字。

太平山(十)蹦蹦車

<太平山蹦蹦車站>
太平山(十)蹦蹦車
預計搭乘9:30的班次,

提早20分鐘來到車站,
想要把這個所在多看幾眼。

太平山(十)蹦蹦車
玻璃窗引進山景也帶入陽光,

無論晴日朗耀或者雲霧瀰漫,
這個小小車站都有絕美風景。

太平山(十)蹦蹦車
置身於此,

即便呆坐也是幸福。

太平山(十)蹦蹦車
「雲海咖啡屋」在月台一旁,

不喝咖啡只看風景,
對面青山一片紅橙黃綠,
好個秋意繽紛啊!

太平山(十)蹦蹦車
站務人員親切友善,

毎張笑顏都媲美太平山的朝陽,
原本就興奮雀躍的旅人,
領受了這樣的接待更是開心。

太平山(十)蹦蹦車
候車時間我倆隨處閒逛,

走走月台,看看火車,
迎接第一批返回的乘客。

太平山(十)蹦蹦車
1937年到1979年,

這些黃色機關車的任務是運材下山,
而今卻成為最受歡迎的蹦蹦車,
行駛於太平山莊與茂興車站之間。

太平山(十)蹦蹦車
一個班次僅有90個座位,

毎逢假日勢必大排長龍,
太平山莊優惠住宿房客,
可以提早一天預購次日車票。

太平山(十)蹦蹦車
當天只有寥寥幾個遊客,

站務人員建議我倆儘量坐到最後面,
才能拍到完整的「列車轉彎」。

太平山(十)蹦蹦車
各自坐定,等待出發,

站長首先恭喜所有乘客,
說這是近日以來難得的天清氣朗,
祝福大家盡情享受,玩得開心。

<迂迴路上>
太平山(十)蹦蹦車
蹦、蹦、蹦,出發囉!

前行不久就來到這處轉彎。

太平山(十)蹦蹦車
火車頭領著列車一個大迴旋,

鮮黃車身與艷紅護欄,
在青山綠樹的襯托下格外醒目,
就是這個,
太平山蹦蹦車的經典畫面。

太平山(十)蹦蹦車
回望太平山莊,

點綴在青蔥鬱綠間,
這抹鮮豔特別亮眼。

太平山(十)蹦蹦車
隨著蹦蹦車穿梭崖谷,

美景逐一開展,
一顆心也跟著跌宕起伏。

太平山(十)蹦蹦車
右側是高聳岩壁,

青苔野蕨和山花蔓草,
清新雅致有若散文小品。

太平山(十)蹦蹦車
左邊是層疊峰巒,

柳杉檜木與青楓紅槭,
氣象萬千儼然史詩長篇。

太平山(十)蹦蹦車
迴盪山林的蹦蹦聲,

是大地的心跳,低沉厚實。
偶爾幾聲活潑的氣笛鳴響,
劃破了唯聞間關的寧謐。

太平山(十)蹦蹦車
茂興線乃太平山運材軌道中,

橋樑最多且最具代表的路段。
雖然只有短短兩、三公里,
卻將山林之美盡收眼底。

太平山(十)蹦蹦車
二十分鐘後抵達終點--茂興車站。

<茂興車站>
太平山(十)蹦蹦車
為了貼近自然山林,

茂興車站採用原木建材。

太平山(十)蹦蹦車
月台上保留了參天綠樹,

甚至以此為柱撐起棚架,。

太平山(十)蹦蹦車
除了圖片解說和長凳數張,

幾乎別無長物,
這般簡單純粹反而迷人。

太平山(十)蹦蹦車
車站總是營造旅行的氛圍,

讓人不自禁多拍幾張照片。
人多,歡愉熱鬧;
人少,安閑靜好。

太平山(十)蹦蹦車
茂興車站規劃有幾條步道:

茂興懷舊步道、森林浴步道、
三疊瀑布步道與蕨類原生園  。

太平山(十)蹦蹦車
我倆逗留了將近三個鐘頭,

走了茂興懷舊步道和蕨類原生園。

太平山(十)蹦蹦車
雖然車票上註記了回程班次--11:00,

但是因為遊客不多,
所以賴到下午一點才離開。

太平山(十)蹦蹦車
回程,天候不若上午晴朗,

薄霧慢慢籠罩,
開闊山景只剩輪廓。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