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5公里長的200林道,
海拔高度介於2000公尺至3000公尺之間,
氣象學上屬於「雲霧盛行帶」。
過了上午十點左右,
山嵐水氣便自谷底冉冉飄升,
織紡成一疋疋的輕紗薄綃,
披覆於青山翠嶺。
道路兩側盡是參天的針葉林,
再加上雲繚霧繞,氤氳迷離,
好一幅自然天成的潑墨山水。
沿途皆是美景,隨處值得駐足,
不過,經驗告訴我們──
風景最美、路況最佳處總有觀景台。
所以,放心地一路前去吧,
遇到觀景台再盡情欣賞這天地大畫。
想把這裡的美景分享與你,
只是,無論如何構圖取景,
總是難及眼前的實景遼闊壯麗。
埡口位於200林道48K處,
東南方向約500公尺的山稜線附近視野寬廣,
闢有步道前往,並且築有三層高的觀景台。
步道出入口設置停車場,
由此而去大約15分鐘可以抵達。
雖然距離僅只500公尺,
卻幾乎都是陡坡且為土石路面。
沿途可見密布叢生的玉山箭竹,
間雜著蒼鬱挺拔的扁柏、鐵杉,
以及殘留下斧鑿歷歷的樹根。
行至半途來到一處向陽開闊地,
可以望見來時路──200林道與小雪山。
小雪山頂至今仍是軍事管制區,
最引人矚目的就是聳立山頭的雷達站,
一路慢走徐行,賞景拍攝,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觀景台。
圓柱形的埡口觀景台擁有360度的瞭望視野,
可以環看四周的山脈,
更是觀賞中部雪山山脈西稜的最佳所在。
登臨其境是為了瀏覽群峰,
可惜抵達此地時霧鎖重山,
除了近處林木外幾無可見。
聽說,若果時間與天氣適當的話,
氣象萬千的日出、波瀾壯闊的雲海、
瑰麗絢爛的晚霞皆可盡收眼底。
無福一睹的日出、雲海與晚霞,
連同那深秋時節染紅大雪山的紅榨槭,
且留與下次再訪了。
相較於埡口觀景台的深入稜線,
48.5K景觀台就設在200林道上。
天氣晴朗時可以眺見對面群山:
小雪山、中雪山、大雪山、志佳陽大山、
大劍山、佳陽山與小劍山。
此行經過這裡四回,
除了第二天早上得見清晰山容,
其他三次,
連綿峰巒都在雲來霧往中忽隱乍現。
只見上升下降、左飄右飛的嵐霧,
隨著風向氣流翻滾騰躍,迴旋打轉,
所謂的「風起雲湧」啊,原來就是這般。
觀星廣場位於200林道49K岔路口的停車場,
設有四季星空的星座對照解說圖表。
由於附近無高山阻擋,也沒有光害,
再加上地形平闊安全,極適合觀星。
夜宿大雪山的這天晚上,
夜霧遲遲未能散去,
也就沒有到此拍攝星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