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起,早餐之前,
原本只在山莊附近閒晃的,
走著走著就上了林道,
再往下行來到雪山派出所。
想起小神木步道入口就在派出所旁──
200林道43公里處,
從入口到小神木約莫820公尺。
這樣的距離做為飯前運動剛好,
即刻決定向小神木問安去!
此地林相之豐富原始教人驚嘆,
入口處就有幾棵蔥蘢蓊鬱的昆欄樹,
幸得解說牌才有機會認識這種冰河孓遺植物。
方才踏上步道便進入森林,
沿途俱是參天巨木,
最多的是扁柏、紅檜,偶爾間雜幾株鐵杉。
身在松杉柏檜林木群中,
忍不住就要來個深呼吸,
希望藉著芬多精這種空氣維他命,
讓自己更加清新,充滿能量。
除了針葉林還有生長繁密的森氏櫟、白花八角、
霧社木薑子與玉山杜鵑等闊葉樹錯落其間。
喜愛潮濕環境的青苔綠蕨,
林下地表蓬勃生長甚至附生於樹幹,
為一棵棵巨木再披上一襲美麗青衫。
這片森林中,
就連樹根、磊石也染上了蒼郁濃綠。
請問這是個什麼作用的裝置?
上面寫著:釘針尖銳,小心受傷。
距離入口220公尺處有座涼亭,
於此邂逅這位深愛大雪山的女子,她告訴我,
經常帶朋友上山,特別是夏天,
已經來過這裡二十幾次了。
還說,有別於其他神木的生長環境,
小神木長在山澗溪水旁,十分特殊。
我倆雖然也算是四處趴趴走,
卻沒個地方曾經造訪過二十次,
即便是最最心儀嚮往的花蓮。
從解說牌得知:
台灣扁柏為了日照均勻,樹幹呈螺旋狀生長,
於是,雕塑成這樣通體扭轉的天然藝術品。
咬人貓就是這個模樣,
千萬不要去招惹它。
聽到水聲潺淙,看見棧道高架,
這便接近小神木了。
遠看,高聳挺拔,
近觀,碩大偉岸,
昂首仰望,枝繁葉茂青蔥蒼翠
低頭俯視,樹根基部幾人合抱。
小神木樹種為紅檜,樹齡約1,000年,
樹高38公尺,胸圍9.80公尺,胸徑3.12公尺。
即便,台灣神木中根本排不上名,
卻讓人由衷讚嘆,
一千歲了啊,這棵美麗的大樹。
樹幹的西南側陽光充足,未長青苔;
東北面則由於日照不夠,濃碧一片。
一棵大樹兩樣表情,
也算是小神木的特色吧!
大樹當前,倍感自己渺小,
神木之下,油然而生崇敬。
逃得過天災還要躲得了人禍,
一顆落地種籽,
才有可能在天地間千秋萬載啊!
小神木底下留連許久才又上路,
於此前行1.5公里可以銜接200林道,
再遊鞍馬山工作站與木馬道。
為了趕上最後的早餐時間,
我們原路折返至涼亭,再循指標回鞍馬山莊。
回程途中有座木棧平台,
由此而去就是提供團體住宿的雪山莊。
聽說,一幢木屋有兩個通舖房間,
若是兩家同行,倒是不錯的選擇。
小神木步道沿途大樹參天,林蔭蔽日,
除了領會森林況味,耳聽鳥唱蟲嗚,
還有那冷涼的拂面清風,
行走其間當真忘卻塵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