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10月21日  喀什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香妃墓即阿巴克霍加墓,

為典型的伊斯蘭風格宮殿式陵墓,
充滿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陵墓掩映在蔥蘢綠樹中,

門前水塘清碧、白楊環繞,
園內花草叢簇,果木沁香,
是個環境清幽,構築精緻的古建築。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充分利用等待購票的空檔,

先在門樓前來幾張大合照,
再留心尋覓身邊的好風景。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玩到第九天仍然生龍活虎,

旅行,肯定有益健康。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門樓飾以貼磚彩繪,悠古雅致。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繽紛妍麗的門扉,好不吸睛。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班駁剝蝕的門板,古意盎然。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阿巴克霍加墓包括主墓室、講經堂、

加滿清真寺和小清真寺四個部分。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此行的主要目標是主墓室──

阿克巴霍加麻扎(麻扎意即墳墓)。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前往途中經過小清真寺,

搶了些時間留下幾個畫面。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這天,安排參觀喀什市區的四個景點,

受限於時間,只能蜻蜓點水擷取精華。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穿過一道拱門,

進入花團錦簇的玫瑰園,
這裡就是主墓室區。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阿克巴霍加墓是這群建築的主體,

為當時喀什地區統治者阿巴克霍加家族的墓地,
經過日後的擴建增修,逐漸形成目前的規模。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高牆環列成方形,正中為半圓穹頂,

塔樓聳立於四角、門側與圓頂。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整座建物幾乎覆以琉璃磚,

顏色斑斕,圖案豐富。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走近了才發現,

除了貼磚圖案還有浮雕紋飾,
顯得晶瑩素潔,典雅精緻。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室內禁止拍攝,只以文字描述。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陵墓內室高大寬敞,

正中央的平台上墳塚並列,
埋葬著阿巴克霍加一家五代72人。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墓包以白底蘭花琉璃磚砌成,

表面貼滿各色琉璃磚,
充滿伊斯蘭風格。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據說,埋葬在此的霍加後裔中,

有位名叫伊帕爾汗(香姑娘)的女子,
她是乾隆皇帝的妃子,
由於身上帶有濃郁的沙棗花香,人稱「香妃」。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後來因水土不服病逝京城,

其遺體送回喀什並安葬在阿巴克霍加墓,
所以這座陵墓又被稱為「香妃墓」,
墓內陳列有當年運送遺體的一乘駝轎。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看過主墓室回返途中經過講經堂,

這是最早的一幢建築,
乃當年玉素甫霍加和阿克巴霍加講經的地方。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講經堂由內外兩個部分組成,

夏季在外殿講經,冬天在內殿講經。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沿著白楊夾徑的步道前行,

盡處是座土磚砌疊的門樓。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穿過這扇寶藍青翠的門扉,

裡頭就是加滿清真寺。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禁止入內,謝絕參觀,

只能在拉繩之外拍照。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底下文字來自現場的導覽簡介。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加滿清真寺始建於1873年,

是一座三合院式建築,
由近百公尺長的敞廊和後殿組成。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62根木柱由62位能工巧匠精雕細刻而成,

其木雕圖案和彩繪花紋無一相同,
堪稱維吾爾族木雕藝術之精髓。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每星期五與伊斯蘭重大節日──

肉孜節、古爾邦節期間,
很多穆斯林信徒在此做禮拜。

大漠南疆(52)香妃墓
許是依舊沉浸在帕米爾高原的靚山麗水,

又或者得與大美天地相遇,
於願足矣我心已滿,
參觀喀什市區的這天有些心不在焉,
也就沒有什麼心情想法可以分享,sorry!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