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10月18日  莎車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莎車王墓即「阿勒屯麻紮」,

為葉爾羌王國的皇家陵墓。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王陵初建於1533年,

原本是葉爾羌王國第一任汗王的陵墓,
後來第二代可汗拉失德與王妃阿曼尼沙汗也葬於此,
於是逐漸成為汗國王族的墓園。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莎車王墓由三個部分組成:

清真寺、墓地與阿曼尼沙汗紀念陵墓。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清真寺位於陵園西側,

時間有限沒能入內參觀。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只在行經寺前時駐足一望,

欣賞紋飾華美的門樓與宣禮塔。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倚著門樓午寐的老先生,

在你所信仰的神佑之下,
夢裡世界是否和平靜好?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中間的墓地群為陵園主體,

穿過圍牆大門進入墓地就看見,
葉爾羌汗國歷代國王的陵墓,
高低錯落排列在基臺上。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陵墓都以青磚建成,

外壁飾以石膏雕刻的圖案和銘文,
有的還加上描金繪彩。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最特別的是「蘇利坦塞亦德汗陵墓」,

其陵寢以漆紅的木製鏤空欄屋圈圍。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喀迪爾是16世紀生活在此的詩人、音樂家,

與皇后阿曼尼沙汗一起完成《十二木卡姆》。
1571年逝世於莎車後安葬於此。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墓園的東南角為阿曼尼沙汗紀念陵墓,

她是阿不都熱西提汗的王后,
也是名副其實的「十二木卡姆之母」。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阿曼尼沙罕從小熱愛且擅長民間音樂和古典詩歌,

進宮後萌發整理和改革木卡姆的想法,
汗王便將知名的樂師、詩人、歌手召集入宮。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在阿曼尼沙汗與首席樂師喀迪爾的帶領下,

有系統地搜集整理散失在民間的木卡姆,
首次形成規範化的木卡姆套曲,
這就是十二木卡姆的源頭。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阿曼尼沙汗紀念陵墓雪白純淨,聖潔嫻雅,

為典型的伊斯蘭建築風格。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陵寢修築在白底藍花的方形基座上,

四壁鑲有《十二木卡姆》的曲名。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結束參觀離開時,

打盹的老先生已經醒了,
與其他人招呼寒喧著。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這個女子明眸皓齒長睫閃動,

裹著一方素雅的黑頭巾,
顯得格外出塵飄逸。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上車前又看見個美麗的洋娃娃,

生動自然地面對鏡頭,好可愛。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無論老幼,不分男女,

維吾爾族人的深邃五官俊俏臉龐,
總讓我們忘情地按下快門。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所幸,他們多半允諾拍照甚至合影,

偶爾未經徵詢而偷拍被發現時,
也就只是轉過身去或別過臉孔。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謝謝,由於你們的成全,

才有可能儘量完整地記錄下是次旅行。

附記: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木卡姆是一種集音樂、舞蹈、演唱、

詩歌於一體的傳統藝術形式。
這項完美結合維吾爾族音樂舞蹈的藝術瑰寶,
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所謂「木卡姆」指的是「成套的民間音樂」。

原本是人們即興抒發情感的歌曲,
經過不斷地融合、演變、發展而形成套曲。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現今的十二木卡姆由245首樂曲組成,

每一套都分為瓊乃合曼、達斯坦、麥西萊甫三部分。

大漠南疆(38)莎車王墓
演奏木卡姆時,

瓊乃合曼蒼勁深沉、蘊蓄無窮;
達斯坦流暢歡快、抒情優美;
麥西萊甫則載歌載舞,淋漓盡致。

推薦欣賞:
世界遺產在中國之十二木卡姆
http://www.youtube.com/embed/DnsNVoZFnWQ?autoplay=1&autohide=1&showinfo=0&rel=0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