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歡尖山下來後,
彷彿啟動了戰鬥魂,
精力充沛興致高昂,
看看時間將近中午,
那就,上合歡東峰去吧!
合歡東峰標高約3421公尺,
山勢巍峨,雄偉壯麗,
為合歡群峰的核心,
名列百岳九峨之一。
東峰北面的主脊與東側的山腰坡度較為平緩,
昔日被闢建成滑雪場,
現在則是登頂的主要步道。
登山口位於松雪樓後方,
步道單程長約1000公尺,
高度落差將近300公尺。
幾年前初抵合歡山,
就貿然挑戰合歡東峰,
因為血氧供應不足,
心臟劇烈跳動像是要從胸腔蹦出。
謹記當時的辛苦不適,
這回緩步徐行沒敢貪快,
拍照,最能讓腳步停下──
逆光中的高山芒,
燦紅斑斕的虎杖,
登山口的迎客松。
此番前來喜見全程都已鋪設木棧道,
比起過去高低落差窄仄崎嶇的步道,
走來不僅安全也倍覺輕鬆。
之前的登山步道,
現今的木棧階梯。
木棧道除了保護生態環境,
也提供遊人更溫和舒適的方式親近山林。
美中不足的是缺少里程數,
全程只在500m處有標示,
每百公尺的註記,
是支持我等肉腳繼續向上的動力呢!
隨著登高奇萊北峰愈見雄偉,
日正當空,明月高懸,
黑色奇萊益發崢嶸奇詭。
合歡群峰則平易近人親切友善,
至於天邊聳立的是南湖大山與中央尖山。
蔚藍天空底下,
芒花金燦、箭竹青翠、
冷杉蒼鬱、枯木銀白,
劉先生說:如此美景拍張照吧!
隨著逐步登高,
接近廢棄纜車站時,
階梯出現「500m」標示,
終於來到一半的路程了,
繼續加油吧!
觀景台上回望來時方向,
青山層疊,翠峰連綿,步徑蜿蜒,
還有午後陽光替我倆留下的合照。
擦身而過的山友,
相互問好彼此打氣:
慢慢走不要急,
登山為了賞景,不是非得登頂,
只剩下一半了,加油……
除了山友的鼓舞,
峰頂相迎的玉山杜鵑與玉山圓柏,
更是激勵人心。
此地的玉山杜鵑量稱冠合歡群峰,
五月中就隨著海拔高度漸次綻放,
五月底燦爛至峰頂附近,是為盛花期。
兩回上山都在秋末冬初,
與繽紛花海始終緣慳一面,
但是知道它就在這裡便也安心。
花季再訪東峰是我們的心願,
但盼早日成行。
虯曲盤結的玉山圓柏,
是造物者的美麗盆景,
只在3200公尺以上的高山,
才有機會與它相遇。
在玉山杜鵑和玉山圓柏的列隊歡迎下,
終於登上合歡東峰。
佇立山頭環顧四方──
合歡群山盡收眼底,
奇萊連峰彷彿伸手可及,
南湖、中央尖高掛北方天空,
畢祿、羊頭則遞降立霧溪谷。
鮮少爬山所以特別珍惜登頂經驗,
繞著標高木柱合照,
傻子似的樂在其中。
劉先生說:
以後就用這種連拍模式紀錄到此一遊吧!
此際,山頭別無他人,
除了雀兒的幾聲竊笑一片寂靜。
金翼白眉宛若山中精靈,
忽焉林叢裡輕盈跳盪,
忽焉我腳邊自在踱步。
初識這種鳥兒就在合歡東峰,
後來又在大雪山見識到牠們的可親可愛。
彷彿不讓金翼白眉專美於前,
羽色艷麗的酒紅朱雀也來助興。
3421公尺的高山上,
峰巒環繞,鳥鳴盈耳,
風景無邊,享受無價,
還好臨時起意再上東峰。
在山頂待到三點才下山,
50分鐘後回到松雪樓,
停下步來才發現兩條腿,
抖啊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