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2線漫遊趣(5)洋荳子咖啡屋 / 老梅綠石槽

吃過中飯後許願,
回程到洋荳子咖啡屋坐坐。
因為多年前與棠去過那兒,
就想再進去看看,憶想過往。

姐姐們都很暖心,眾皆應允,
謝謝妳們。

<洋荳子咖啡屋 Young Door>
坐落於北海岸的這幢地中海建築,
在蔚藍天穹與海景襯托下格外吸睛,
驅車行經此地,想忽視都很難。

洋荳子咖啡屋的座位分為三區──
室內、有遮頂的半戶外空間與庭院傘座。


當年盛夏,我倆選擇半戶外空間,

無憂艷陽高照,得享海風吹拂。

這天麗日和風,溫煦宜人,
戶外傘座區幾乎座無虛席,
還是一組客人讓座予我們,
才有機會重溫海景第一排的享受。

回望北方海面,燭台雙嶼縹緲朦朧,

此番排不上時間走一趟金山獅頭山步道,
沒能就近問候這對夫妻石,有點遺憾。


憑欄倚牆,

眺望海天一色,聆聽浪濤洗石,
巧笑倩兮,道盡愜意美好心情。


主建物旁有道弧形階梯,

最為背景拍照,有秒飛異國的錯覺。

拾級而上,
眺看山海依傍,俯望傘花朵朵。

你也發現了吧,礫灘布滿垃圾,
呼籲店家來個淨灘活動,
還給青山碧海乾淨美麗。

喝咖啡吃鬆餅賞海景,
意外賺到了愉快的午茶時間。


最後還有個行程,老梅看綠石槽去!

<老梅綠石槽>

午后四點多抵達老梅,
一個寧靜的小社區。

石槽又名潮溝、海蝕溝,
乃上升海岸礁岩經過浪濤長期沖刷,
質地鬆軟的部份被侵蝕殆盡,
餘下的堅硬岩石便形成了縱向溝槽。

此種地形已然獨特,
更稀罕的是每年春夏之際,
整片海岸迤邐而去的碧綠藻礁。


原來,這裡的礁石適合藻類生長,

海藻死後其殘骸硬化成薄薄的石灰質,
爾後,新的藻類附著其上繼續生長,
如此循環不休,終成瑰麗奇景。

二月下旬到來時,
海藻才剛剛開始染翠石槽的前緣,

若是再晚些日子造訪,
應該就是此等美景了,
照片翻拍自老梅社區導覽圖。


知道絕對不能踩踏石槽,傷害綠藻,

小心翼翼地,
只在末端未生長海藻處拍幾張相片。

海邊有幢美麗房子,
這是莎蜜拉海岸咖啡坊,
逆光下的剪影。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