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遊罷拉市海往黑龍潭之前,
三包先到旅遊局購買「一卡通」,
此後就憑這張卡出入各個景區。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等候刷卡之際附近看看,
蔚藍天空底下市容清爽潔淨,
修車、剪髮的就在路邊席地做起生意。
最讓人驚喜的是,
清朗俊逸的玉龍雪山赫然在望。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黑龍潭位於麗江古城的東北隅,
由於乾隆皇帝賜題「玉泉龍神」,
所以又稱玉泉公園。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塗金繪彩的牌坊底下,
左右兩側共有四尊威武雄健的石獅鎮守。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穿過牌樓沿著五彩石鋪就的小徑前行,
撞進眼瞳的就是這一泓碧澄,滿眼翠綠。
天光雲影徘徊水面,亭臺樓閣藏躲林梢,
如此山青水秀果然不負盛名。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續行百公尺便是鎖翠橋,
由於橋下有三道翠液飛濺的小瀑布,故名。
此地是整座公園最佳賞景所在,
遊客莫不徘徊於此攬勝、留影。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我們到來時天氣正好,
翡翠也似的一潭玉泉晶瑩縹碧,
映襯著藍天白雲、綠樹古樓,
還有那銀雕粉妝的玉龍雪山,
真的是如詩似畫。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如此美麗風光實在無需美感、技術,
不待取景、構圖,只管按下快門,
任誰都能拍出經典佳作。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過去,黑龍潭的出水口為九眼洞,
而今已改建成一座五孔石拱橋,
遠遠看去還真的像是白玉腰帶呢!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玉帶橋將潭水一分為二,
橋的兩側分別是一文亭與得月樓。
周圍還有龍神祠、五鳳樓等建築,
這些古樸典雅的樓閣自然融入景觀裡。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不過,再多的人工建築終究不及玉龍雪山,
巧妙地將雪山「借景」入園,
才是黑龍潭最教人留連難忘的風景。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園內還有東巴文化研究所和東巴文化博物館,
此乃雲南第一個縣級博物館,
也是遊客了解麗江文化的最佳去處。
可惜時間有限未能入內參觀。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走馬看花逛了一圈黑龍潭,
就沿著水清如玉的玉河往麗江古城去了。
收進眼眸,藏入心頭的是,
這一叢桃紅柳綠,這一片水面倒影。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再與你分享一些細節小景。
這棵樹幹皴裂有若龜殼,
據說輕輕摸幾下可以發財、保平安。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萬壽亭前的木刻──壽比玉龍山  福如金沙江,
藉此學幾個東巴文吧!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印象昆大麗(22)麗江風情(二)黑龍潭
玉帶橋上護欄的石雕──象與獅,
諧音「相失」,
所以夫妻、情侶甚至家人、朋友都不要在橋上合照。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