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蒼山遊罷就前往「段仕酒樓」午餐。
沿途盡是春耕正忙的綠野平疇,
迥異於昆明近郊的赤褐紅土,
而粉牆青瓦的白族民居則零星散落其間。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明知坐在車上拍照效果欠佳,
可是光靠幾個景點又如何去認識這個地方。
所以不願錯過任何機會一切收在眼底紀錄於鏡頭,
即便這些照片模糊、歪斜。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原來此酒樓並非想像中之酒樓,
端上桌的全是些簡陋的「農家菜」。
所幸東西好不好吃還在其次,
最吸引我們目光的是這些白族民居。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富麗堂皇的飛簷翹角與彩畫斗拱,
栩栩若生的精緻雕刻和粉牆壁畫,
這樣別具一格的白族民居,
還真的只有大理地區方能一窺其貌。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段仕酒樓專做觀光客的生意,
穿堂過道的兩旁披掛著一幅幅美麗的紮染,
將一扇白牆妝點得煞是好看。

<喜洲白族民居>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喜洲位於大理古城北方15公里,
是大理最著名的白族民居鄉鎮,
至今仍保存明代以來各個時期各具特色的上百個院落。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據說這裡儼然一座白族民居博物館,
其獨特的造型與完美的結構,
不僅古樸典雅也十分清靈秀逸。
可惜此行就只參觀「嚴家大宅」,
未有多餘的時間將喜洲之美多看幾眼。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建於1940年代的嚴家寶成府,
主人嚴寶成的父親嚴子珍為喜洲首富,
乃「永昌祥」商號的創立者。
寶成府分南、北、中三院,
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築形式。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導遊小桑帶著我們走逛這座宅院,
介紹白族民居的結構佈局與家具陳設。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正兩耳、兩房一耳、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馬轉角等,
其中以三坊一照壁最為普遍。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坊」指的是一院三開間兩層樓的瓦房,
「照壁」則是用以反射日照的白色牆壁,
「三坊一照壁」即三幢三開間的房屋與一面照壁。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木雕巧匠的高超技藝表現在廈廊的梁頭、
花枋、柁礅、花窗與格子門等處。
至於「粉牆畫壁」更是白族民居的最大特色,
粉白牆上彩繪或者雕塑著書法、花鳥、山水等字畫,
極其清新雅致。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門樓可以說是白族建築的綜合表現,
大都採用殿閣造型、飛簷串角,
再以泥塑、木雕、彩畫、石刻、青磚等,
組合成豐富多彩的立體圖案。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白族人家講究居住環境的整潔和優雅,
多數民居的天井裏都砌有花壇,
種上幾株山茶、丹桂、石榴……
好讓花開與飄香四季不斷。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我最喜歡「廈廊」這個部份,
想像無所事事地閒坐這裡,
遠山映入雙瞳,清風拂掠兩頰,
暖暖陽光裡打盹、做夢。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至於這頂白族少女的頭飾寓意深刻:
白色流蘇帽穗──下關風
繽紛妍麗花朵──上關花
頂上白色鑲邊──蒼山雪
一彎新月造型──洱海月

印象昆大麗(15)大理記遊(二)段仕酒樓 /喜洲白族民居
看過嚴家宅院,
大夥就排隊等著進場體驗「白族三道茶」。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