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印度行從報名到出發整整兩個月,
期間閱讀了好些相關書籍,
所以,秉持「有備無患」的原則,
收得兩個行李箱滿滿的。
事後發現,我們想太多了,
印度,真的沒這麼恐怖,
尤其全程住宿酒店的觀光客,
實在無需緊張若此。
一如以往,
MoMo絕對不會錯過打包行李此等大事,
忙進忙出地仔細檢查,
終究得帶著她的一身毛同遊印度。
出發這天,
最重要的事還是安撫MoMo,
她蹲坐餐桌下瞪大雙眼瞧著我倆,仿若有知。
叮嚀當家小貓的話猶未說完,
送機小巴已經來到家門口,
車上,梅姐燦笑相迎。
隨後再接兩位夥伴,這就啟程了。
清晨六點,三輛小巴同時抵達機場,
意料之外,大廳裡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幸而,完全不礙辦事效率,
過行李、驗關之後閒逛去也。
登機前給爸媽和女兒電話,
媽媽提醒:健康平安;
女兒叮嚀:玩得開心。
在祝福聲中出發,倍覺安心歡喜。
超級幸運,這班飛機只有半滿,
於是,各自挑揀最舒服的座位,
吃早餐、看影片、聯誼、補眠,
七個鐘頭也就過去了。
即將抵達傳說中衝突矛盾又瘋狂的印度,
心情不無忐忑,然而更多的是好奇興奮。
初來乍到,
就領教了印度人的工作效率,
果真一個「慢」字了得。
還好,功課不是白做的,
彼此以「既來之,則安之」互勉。
德里機場相當現代化,
挑高寬敞,採光明亮,
桃園機場可要加油了!
從13℃的台灣來到28℃的德里,
再加上隨車人員的殷勤獻花,
立刻感受到來自印度的熱情──
陽光火辣,笑顏燦爛。
午後兩點半驅車前往曼達瓦,
這段路算是印度給我們的下馬威,
其顛簸程度堪稱平生僅遇,
名副其實的三跳:
車在路上跳,人在車裡跳,心在體內跳。
透過車窗我看見:
一部小車裡擠了十幾人,
車尾還悠哉地掛著一個,
遇到塞車他老兄就下車步行,
有沒有搞錯,高速公路呢!
屋前納涼的多數是男人,
女眷則田裡辛勤工作,
瞧她們頂著這麼一大捆麥桿,功夫實在了得。
貧民窟就在路旁,
如你所見,這就是他們的棲身所在。
無所謂屋頂或牆壁,
幾根木頭,幾塊舊布,幾片破瓦,
就是賴以遮風蔽雨,抗暑禦寒的家。
沙漠邊陲一片荒涼蕭索,
九重葛與木棉之外再無其他花樹,
於是彩繪屋宇,塗鴉卡車,身繫莎麗,
儘量以鲜妍亮麗妝點大地。
這一路上撞進瞳眸的畫面,
有些會心一笑,有些嘖嘖稱奇,
有些酸楚悲憫,有些膽顫心驚,
還真是五味雜陳,難以言詮啊!
三個半小時後來到休息站,
其實就是間土特產專賣店。
梅姐招呼大家來張大合照,
紀錄正式踏上印度土地的這一刻。
這時,落日正美,
溫柔和煦的餘暉籠罩大地,
天穹從暖黃、橘金而靛青、冰藍,
淡淡的寧靜的平和的幸福感,
自心頭浮起。
此後還有三個鐘頭的車程,
其搖晃顛簸情形猶勝先前,
說是「魔鬼訓練」一點也不誇張。
團友們相繼起身隨車擺盪,說是比較舒服,
我則蜷伏於座椅上,暗暗叫苦。
從烈日當空到夕陽西下到滿天星斗,
七個鐘頭過去,
終於,來到下榻的曼達瓦城堡。
一路風塵僕僕,長途跋涉,
卻在抵達的瞬間,相遇的當下,
脫口而出:所有的辛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