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過捷普與阿格拉這兩座城市之後,
最後的行程便是印度金三角的頂點──德里。
清晨六點三十五分離開阿格拉,
驅車前往200公里以外的德里。
之所以要這麼辛苦趕早出發,
實在是因為這裡的交通狀況難以估計。
如你照片所見,
各種預期之中、料想之外的交通工具,
都行走在同一條馬路上,
如何期待時速50、60公里?
不過,有福星隨行的本團,
卻有料想不到的好運氣。
是日乃世界盃板球賽的準決賽,
期待奪冠的印度人都守在電視機前關心賽事,
因此,道路順暢的情形連導遊都嘖嘖稱奇。
從阿格拉到德里這段路上的市容街景,
與先前幾天所見其實大同小異──
污穢、雜亂、擁擠、喧囂、頹圮、殘破。
貧窮,一切都根源於貧窮,
尤其對某些人而言,
彷彿是被詛咒了的永無翻身機會的貧窮,
看了讓人心酸。
途中邂逅一列火車。
阿蘇說:印度政府的國庫收入,
有26﹪來自於鐵路局。
旅遊書上也提及:從阿格拉到德里,
特快火車只要兩個多小時。
比起動輒塞車的公路來說,
旅行印度或許可以考慮搭乘火車。
上午十一點抵達德里,隨即參觀蓮花寺。
這座竣工於1986年的白色大理石建築,
乃巴哈伊教Bahá’í Faith的靈曦堂。
由於外觀像朵蓮花,所以又稱蓮花寺。
蓮花寺高約12公尺,
底座直徑約26公尺,
上中下三層各有9片花瓣。
建築本體的底部還有9個水池,
以涵養這朵淨白無瑕的「蓮花」。
由於排隊參訪的人太多,
我們只在外圍遠眺,並未進入聖殿。
巴哈伊教創立於19世紀的波斯,
創教以來短短150幾年,
已經有超過600萬的信徒。
全球目前有七座供教友聚會禱告的靈曦堂,
印度德里這座是唯一的蓮花造形,
也是最美、最新的一座。
巴哈伊教義的三個核心原則為:
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類一家。
這種想法十分超然,
也許褻瀆了信仰該有的堅貞,
卻可能因此消弭對立,化解紛爭,
讓人我之間更多尊重包容,更為親愛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