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第四天,
東升旭日佐以豐盛餐點,
一種小確幸自心底浮起。
早餐後棠在THE FERN附近閑晃,
才七點多一些太陽已爬得半天高,
而在同時,蒼穹底下懸著一彎弦月。
離開旅館前,
經理向本團致贈感謝狀。
這種情形還是首次遇上,
在印度這個不算多禮的國度尤其難得。
從捷普往阿格拉的路上,
沿途的景象仍然破敗、髒亂。
卡車與駱駝板車並行於馬路,
行人則穿梭在洶湧車陣當中,
至於滿地垃圾早已司空見慣。
反倒是鄉村比較清新宜人,
點綴於麥田的鮮豔莎麗,
黧黑臉龐上的燦爛笑靨,
映入旅人眼中便是風景,便是圖畫。
車行兩個小時後,
來到距離捷普95公里處的艾巴奈麗Abhaneri。
起先還真的以為艾巴奈麗這個村落裡,
藏著個夏恩.芭歐利地底宮殿Chand Baori。
因為行程表上如斯描述:
拉賈斯坦區乃典型的沙漠氣候,
所以歷代統治者都想蓋一座完美的避暑宮殿。
西元九世紀時,
執政的拉基.夏特王想到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命人由地表往下挖掘了11層樓的深度,
造就一座歷史上最華麗的地底宮殿。
等到聽完阿蘇的簡介才曉得,
其實夏恩.芭歐利根本不是什麼地底宮殿,
而是一口千年古井,或者說是一座蓄水池,
附近的村民稱之為月亮水井。
關於這座月亮水井還有個神秘的傳說,
只要在有月光的夜晚,
就可以在水面上看見前世的情人。
傳說是否屬實無從驗證,
因為我們抵達時白日明晃。
在沙漠地區興建這座水井,
其實是為了保存珍貴的雨水。
月亮水井的底部設有管線,
豪雨時利用地形將水排往它處,
所以,無論何時水池的高度保持不變。
這口龐然大井深達30公尺,
目力所及共有11層,水底尚有2層。
靠近地表的部分最寬,
隨著向下逐層往內收束,
整座建築儼然倒三角型的金字塔。
為了方便人們取水,
環繞著13層高的水井砌有3500個階梯。
整齊對稱的石階從地表的入口往下沿伸,
每兩條階梯就像等腰三角形的兩邊,
匯聚後形成一個小小平台。
線條如此簡潔,構造這麼單純,
光影底下尤其黑白分明,
極簡之餘又兼數大之美,
這座千年古蹟真讓人嘆為觀止。
拱門迴廊環繞水井四周,
正面還有精雕細鏤的殿宇,
如果不說誰知道其實是一口井,
難怪旅行社稱其為地底宮殿。
畢竟,「宮殿」較之「水井」更有想像空間。
水井的底層養著一泓縹碧,
上頭約五層高的地方圍起欄柵,
因為這是村子的聖池,
嚴禁碰觸褻瀆神聖。
月亮水井曾經湮沒在荒煙蔓草裡,
度過了幽幽漫漫的一千個年頭,
直到兩百多年前才人間重現。
當我穿越宮室、繞過廊柱,
當我步下階梯、倚坐石牆,
假裝,千年歲月指尖流逝,
以為,昔日繁華眼底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