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看過城市皇宮,
接下來就是坐三輪車逛舊城。
從育姐伉儷滿臉的歡喜自在,
就知道這番體驗十分有趣。
原來,
不只我們選擇車伕──儘量避免老弱,
他們也會挑揀乘客──倒是無關胖瘦。
等到所有團友都上車了,這便出發。
阿媯向我倆介紹──
這個型男帥哥是這群車伕的老大,
目光矍鑠,炯炯有神,
氣質仿彿摩根費里曼。
拍照當下未曾發現,
回來之後才看清楚,
勞力掙錢的辛苦全寫在佈滿血絲的雙眼。
城門前姍姍走過身繫莎麗的女子,
時至今日印度女人依舊習慣穿著傳統服飾,
即便下田工作也是一身豔麗,
這迷人的風景讓人難以忽略。
穿過城門就是崔波萊爾市集,
迤邐而去兩排的店鋪攤商,
最搶眼吸睛的是「風之宮殿」。
關於這些留待之後再敘,
先與你分享坐三輪車的體驗。
時值黃昏驕陽不再,
偶爾一陣涼風輕拂,
若是不去想車伕的辛苦其實舒服。
然而這是一段上坡路呀,
棠終究不忍繼續端坐車上。
身形短小精悍,面容清癯黝黑,
是這位車伕給我的第一印象,
隨後還感受到他的體貼負責。
棠原先跟在三輪車旁,
後來穿過車陣走上分隔島,
停在風之宮殿前方取景,
這時,車伕推著三輪車勉力前進,
且頻頻回首。
上坡盡頭也就是十字路口,
車伕忽然放我一人在路邊,
原來他去把棠給找回來。
這番心意著實感動了我。
轉個彎就是下坡,
於此人車雜沓甚至聖牛擋路的街道上,
車伕時而偏左時而靠右,
踩踏之間尚且游刃有餘,實在厲害。
說也奇怪,
交通如此紊亂卻鮮少發生事故,
幾天下來連輕微擦撞也沒見過。
究竟是這些行人駕駛擁有了一身閃躲功夫,
還是彼此之間早已培養良好默契。
以為就此回到城市皇宮結束行程,
忽然,車子轉入狹仄巷弄,
現在是怎樣,要去哪裡?
原來這趟三輪車之旅加碼升級,
車伕帶著我們名副其實的穿街走巷,
行經之處滿眼晶燦亮麗,教人目不暇及。
穿出窄巷,通過城門,
我們來到中央博物館──
這趟三輪車體驗的終點。
當年為了迎接威爾斯王子的到訪,
由雷.辛格二世下令督造。
雖然仿自倫敦的維多利亞亞伯特廳,
還是充滿蒙兀兒帝國的建築風格。
由衷感謝車伕的貼心服務,
除了說好的50元小費,還多給了他20元。
感受到我倆的謝意,
他微微拉開嘴角,淺淺泛起笑容。
巴士還在前來途中,
短暫的等待時間正好拍照。
絕大多數的印度人熱情友善,
鮮少拒絕攝影拍照的邀請,
有時還會主動提出要求。
雖然索取小費的情形也有,
畢竟只是極少部分。
事後想想,
應該反省檢討的是我們這些觀光客,
未經同意就捕捉他人的臉孔,
其實無禮也不尊重,甚至侵犯肖像權。
按下快門之前還是先徵詢同意,
若他明說享用者付費,
這也是你情我願,沒什麼好抱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