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3月17日  桂林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桂林的東巷、西巷,
由於位在靖江王府正陽門的東西兩側而得名,
是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老街舊巷。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在戰火摧殘與舊城改造下,
桂林城中的老街巷幾乎盡失原貌,
只有毗鄰王城的東、西巷幸運保留。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然而,日益殘舊破敗的巷弄,
與桂林這座旅遊城市愈來愈不協調,
因此於2013年啟動拆除、改造工程。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目前東巷已完成改建,
西巷則繼續進行工程。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這些年走過許多翻修整建過的古鎮老街,

感覺上其實大同小異。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像我們這樣蜻蜓點水隨意瀏覽的,
根本無暇深入了解其歷史背景,
更沒能瞧出什麼文化底蘊和人情故事。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跟在導遊後面左顧右盼,
也就只看見制式化的馬頭牆、石板路和大紅燈籠了。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話雖如此,往來一趟東巷,

總還是有些要交代的──

<正陽門>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正陽門為明代靖江王府的南門。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三座門洞依次排開,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兩尊石獅鎮守主門。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周圍3里長的城垣厚5.5公尺,高近8公尺,

內外皆以方形青石修砌,
是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王府城牆。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這是王府古城牆遺址,
牆下一整排的小攤販。

<宮保第>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岑氏宮保第是當年東巷最氣派的建築。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清同治12年(1873年),時任雲貴總督的岑毓英,

在靖江王宗廟遺址處置地建房,
之後,兩廣總督岑春煊也曾在此韜光養晦,躲避政治風雨。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2013年啟動東巷改造工程時,

在宮保第塾館前發現靖江王宗廟遺址,
於是在此建造「遺址廣場」。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王府宗廟的台階在湮沒了140餘年後,

透過強化玻璃的保護與展示終於重見天日。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廣場周圍都是些餐廳茶館與時尚潮店,

還有地下購物中心呢!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或許有人會認為新舊並存不倫不類,

可我覺得這種衝突形塑了另類美感,
也沒什麼不好。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當然也希望一切如舊,保持原樣,

可殘屋破瓦叫人如何營生過日子?

<馬啟邦故居>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馬啟邦是民國時期的警察局長,

在古意盎然的民居群中,
這幢歐式建築備受矚目。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改造後的東巷幾乎嗅不到庶民生活氣息,
翻新後的民居也大都作為商鋪經營,
還規劃有美食街和伴手禮街。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舊城不舊,老街不老,

若在以前,肯定失落,
而今,卻能淡然笑看。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這一早冷雨間歇地下著,
方才以為雨霽天晴,
將傘整理妥當擱進背包,
隨即又滴滴答答地下起來,
桂林的春雨頑皮地和我們玩躲迷藏。

到廣西看山水(9)東巷、西巷
其實,東、西巷挺適合雨天遊逛,

冷雨潤濕後的青磚石板,
不再是陽光下的明亮照眼,
反而有那麼些幽幽古韻呢!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