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落竟夜拂曉停歇,
東方蒼穹微露曙光,
至少出發時天氣好,
稍解忐忑不安。

06:05上車坐定,
許久沒這麼早出門玩耍。

愈往南行天色愈是晦暗,
泰安休息站,烏雲罩頂。

台八線上前往八仙山,
雨淅瀝瀝地下起來了,
降雨機率果然80%啊!

絮絮叨叨鋪陳這麼多,
想說的其實就一件事──
我們真的很幸運,很感恩,
老天賞賜了幾乎一整天的好天氣。


八仙山主峰海拔2366公尺,
折合台尺約「八千」,
取日語諧音而得「八仙」之名。


九點抵達八仙山森林遊樂區,
雨後初霽,雲霧繚繞,煙嵐縹緲,真美。


遊客中心稍事休憩,
取幾份導覽簡介,蓋幾個紀念章,拍幾張相片,
很喜歡這三隻貓頭鷹。

出發前先在遊客中心拍幾張大合照,

除了「大山北月」與樂齡歌唱班同學外,
還有幾位不認識的同遊者。


爾後,就由負責人徐姊領路,爬山去了。

上午走的路線是:
遊客中心→第二停車場→靜海寺→竹林
→松林步道→森活亭→遊客中心

徐姊活力充沛,身兼數職,
領隊帶路之餘還是隨行攝影師,
邊走邊拍替大夥留下歡喜笑靨。



日據時代八仙山與阿里山、
太平山合稱台灣三大林場,


全盛時期熱鬧非凡。



而今只剩下當年運柴的蒸汽火車頭和部分鐵軌遺址,


留予遊人想像或者憑弔了。

幾株楊梅結實纍纍,嫣紅欲滴。

經過徹夜的雨淋水洗,
青山綠樹,鮮翠逼眼。

置身山林,
覺得自己彷彿也滌淨了塵俗,
身心都跟著清新、輕鬆起來。

靜海寺,很質樸的一座小廟,
供奉一塊原始粗礪的天然巨岩。

寺旁有兩方引山泉水的手水舍。

遊伴洗淨方才撿拾的楊梅分享眾人,
在欉紅的楊梅個頭小卻清甜,謝謝。

靜海寺旁是八仙山主峰的登山口,
16年前曾留影於此,
今日再紀錄一張,
企盼復刻昔日從前……

谷關七雄:

白毛山步道、東卯山步道、唐麻單山步道、屋我尾山步道、

波津加山步道、新山馬崙山步道,

以及由此而入的八仙山主峰步道。

這七條登山步道,
輕鬆簡易的需時四、五個鐘頭,
難度更高的得走上七、八小時。

我們就別妄想了,
且與路標合影一張,
留下曾經路過已然足矣。

循步道進入森林,


雖然不復紅檜參天的原始林相,

但林樹蓊鬱青蔥,令人心曠神怡。

循石砌階梯一路上行,
有些挑戰有些累。

沒留意這段上坡究竟走了多久,
終於來到這片孟宗竹林。

修竹頎長纖細,青苔畫石染地,

還有一間新築的磚屋點綴,

環顧四週,隨處風景,

徐姊守候於此,
逐一替先來後到者拍照。

竹林附近有神社遺址,目前此徑封閉,
取道「松林步道」下山。

松林步道單程約需1.5小時,
而且部分路段較為陡峭。

下過雨後土石鬆滑,
必須步步為營小心謹慎,

走起來倍覺辛苦。


然若美景相迎,
像是這片松針鋪地,


可也不能倉促走過,錯失交臂。

下行至此有座涼亭,
嘿,太陽公公露臉招呼了。

繼續下行來到觀景台,

有景無景,拍了再說。

過了這座橋再走一段路,

就是松林步道的終點,
距離出口森活亭237公尺。

林木青蔥葳蕤,綠意盎然,
附近有棵倒臥的枯木,


在此留下疲憊又歡喜的笑容。

走出森活亭就是車道,

再上行900多公尺回到遊客中心。

這趟山中健行走了兩個半小時,
再豐盛的早餐也消化殆盡,

毋驚,徐姊已在品茗區備好美味佳餚,
等著大夥大快朵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