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6月11、17、18日 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總覺得旅行要趁年輕,

特別是條件較差的地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雖然這些僻遠之荒隨著口碑打響名氣,

終有一天會更現代舒適繁榮便捷,
可到了彼時,原始風貌也將所剩無幾,
因此,這些年盡去些蠻夷戎狄落後貧窮所在。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結果發現事實與想像出入頗大,或許──

一則自以為是,對這些地方主觀揣測,
二來行程設計已避開可能帶來的衝擊。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所以,即便旅行在尼泊爾、印度、南疆、內蒙,

除了些微不便,寢食交通各方面大致無礙,
若非一向養尊處優,想必都能樂遊其間。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此行的起迄都在呼和浩特,

除了參觀歷史古蹟與博物館,
在穿梭各個景點往來市區時,
透過車窗──看見繁華都會;
藉由步行──邂逅庶民日常。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通衢大街、仄巷狹弄,
華廈高樓、矮房古厝,
酒樓美饌、食肆小吃,
成人幼童、販夫走卒……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且讓我以鏡頭寫真與文字資料,

將這個地處北境的古城簡介與你。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以前歸化城城牆全由青磚砌成,故稱「青城」,
且因大小寺廟眾多,又稱「召城」。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為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隨朝代更迭其名稱變化有些複雜。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明朝時稱作歸化,

清朝時另立新城叫綏遠。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民國以後設綏遠特別行政區,

將兩城合併為歸綏縣,
之後又改綏遠特別行政區為綏遠省,
綏遠縣則為綏遠省省會。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看到這裡昏頭了沒?

尚未結束呢!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1954年中國決定撤銷綏遠省,

將原地併入內蒙古自治區,
同時取消綏遠市舊稱,改稱呼和浩特,
並定為內蒙古自治區首府。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位於內蒙中南部,陰山南麓,

地勢北高南低。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北枕大青山,最高海拔2338公尺,

南臨黃河,與鄂爾多斯高原隔水相望,
東倚連綿起伏的疊漢山,
西與土默特右旗接壤。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中部和南部則為黃河、大黑河、

什拉烏素河水系沖積而成的平原,
俗稱土默川平原,
地理上叫做「前套平原」。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聯想到什麼了嗎?

前套平原是河套的一部分,
也就是「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地處中溫帶內陸地區,

屬於西北大陸性氣候,
寒暑變化顯著,晝夜溫差較大。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冬天低溫酷寒,

春季少雨多旱,而且沙塵暴為患,
6-9月最為舒適,
降水主要集中在7、8兩月,

內蒙古(6)印象呼和浩特
六月中旬到訪內蒙,

躲開了梅雨霏霏,與朗朗青天相遇!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