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6月14日 鄂爾多斯伊金霍洛鎮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烏雲籠罩下離開達拉特旗,

大雨滂沱中南向鄂爾多斯。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兩個小時後抵達成吉思汗陵,

居然雨霽天晴,太陽露臉。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座落在鄂爾多斯,

伊金霍洛旗的甘德利草原上。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巍然聳立的門樓牌坊。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銅像廣場上,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馬上英姿。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隨著導覽拾級而上,

她說:這是吉祥台階,
每九個階梯就有個台面,
特別的是──
往上看,見階不見台;
往下看,見台不見階。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我認真地看了又看,

果然別具巧思。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陵宮由相互連通的三個蒙古包大殿組成。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三座陵殿以金黃、寶藍雙色鋪頂,

襯上藏青屋瓦、雪白欄杆、朱紅窗門,
顯得莊嚴大器。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據說,居高俯望,

在茵茵綠草的襯托下,
彷彿降落草原上的金色雄鷹。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陵宮內禁止攝影,便以文字簡介:

正殿供奉成吉思汗的漢白玉雕像,
八帳分別置放於東殿、西殿與後殿,
東西兩殿供奉可汗使用過的文物,
後殿供奉的則是四位夫人的遺物,
以及一盞八百多年來未曾熄滅的長明燈。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聯絡各殿的廊道上有巨幅壁畫,

由中央藝術學院的學生所繪製。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話說,西元1219年和1226年成吉思汗兩次西征,

當他率部途經此地時深受秀麗景色吸引,
所以選定這裡作為日後的葬身之地。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西元1227年可汗在征服西夏時,

病逝於六盤山清水大營中。
蒙古族盛行「密葬」,
他的遺體被秘密葬埋於荒野中。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現在這座成吉思汗陵只是衣冠塚,

真正的陵墓究竟何處至今還是個謎。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蒙古族鄂爾多斯部原本是成吉思汗宮庭的守衛者,

可汗去世後專司陵寢「八百室」的守衛和祭祀,
世代衛戍自己的英雄。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明朝,鄂爾多斯部遷往河套地區,

直到1954年才將八百室遷回故地伊金霍洛──
成吉思汗生前最鍾愛的所在,
伊金霍洛的蒙語之意是「主人的陵園」。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陵園一直由鄂爾多斯部族守護,

至今已傳至第35代子孫了。
殿門口遇見這位英勇魁梧的守護者,
做好被婉拒的心理準備上前徵詢能否合影,
未料大方允諾,真教人高興。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之後繞至蘇勒德祭壇,

阿梅特別提醒此乃女人禁地。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幾個男人上去走走,

女眷們則底下遙望。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最後來到阿拉坦甘德爾敖包,

這是為了紀念成吉思汗而設立的。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入境隨俗,繞行三圈,

祈求闔家身體健康,旅途平安順利。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這時,像是回應我們的祈願,

雲層後方射出了幾道耶穌光。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陵宮對面是成吉思汗旅遊區,

導覽圖示建置有中心廣場、博物館、
亞歐版圖、鐵馬金帳、氣壯山河,
以及那達慕馬術活動中心、天驕大營酒店等。

內蒙古(32)成吉思汗陵
遙想當年大汗橫掃亞歐大陸,

建立了中國史上最大版圖的蒙古汗國,
相較下,佔地5.5公頃的陵墓確實規模不大,
難怪得再建個旅遊區,
緬懷也罷,賺錢亦好,
彷彿這樣才能彰顯其彪炳功業。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