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6月12日 希拉穆仁草原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午後兩點,騎馬去也。

<策馬草原>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考量兩位長輩的安全,

阿梅特地安排了馬車,
念及騎馬不方便拍照,
我倆和阿媯臨時決定也坐馬車。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給班長的馬上英姿來個特寫,帥!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一路蹄踏塵揚,團友都變身為蒙面俠。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回望渡假村,盡是風吹草動的草原fu。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團友正涉水前來,

才按了幾下快門就被禁止,
理由是避免驚嚇馬匹,
實則他們早有安排隨隊攝影。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寸草無生的路徑是大地傷痕。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好馬兒辛苦了,謝謝你。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這些馬兒認分聽話,

垂首斂眸的模樣怯憐憐的,
彷彿整個世界就剩下眼前的黃泥小路。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個頭矮小的蒙古馬體魄强健四肢堅實,

非僅耐力持久而且適應惡劣環境。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堅韌忠誠,

戰場上勇猛無比屢建功績。
然而,隨著歷史遞嬗時代變遷,
硝煙盡散的今日卻淪為服務遊客!

<作客牧民家>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拜訪其實更像商舖的牧民家,

淺嚐蒙人點心:鹹奶茶配奶皮、肉乾。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奶茶之所以捨糖就鹽,

是為了補充夏日流失的鹽分,
不過我還是習慣喝甜奶茶。

<拜祭敖包山>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隨後前往敖包山。

敖包,是蒙語音譯,意思是「堆子」。
《清會典》記載:蒙古遊牧交界之所,
無山無河為志者,壘石為志,謂之敖包。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敖包大多築在山頂或丘陵上,

高約數丈,通常為圓形,
頂端插有柳樹枝或榆樹枝,
周圍繫上五顏六色的經幡,
前方設有石製香案與貢桌。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敖包在草原民族的心目中具有神聖地位,

無論放牧或者遠行路經此地時,
總要下馬參拜往敖包添加些石頭泥土,
甚至獻上代表蒼穹象徵純潔的藍色哈達。
至今,蒙古牧民還有拜祭敖包的傳統民俗。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我倆依循指示,順時針轉三圈,

祈求旅途平安,闔家健康。

<草原風光>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天高野闊,草原無邊,

地平線與天際線相會在緩緩起伏的碧波綠海上。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忘卻年歲,盡拋矜持,

或立正站好,或攜手翱遊,或縱身一躍,或……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歡喜徜徉,縱情樂享,

玩得正起勁馬隊長一聲催促,
便縱不捨也只得上馬、上車!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來時馬兒,回返牛群,

這彎淺水養活許多牲口。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兩個半小時的活動很紮實,

回到渡假村已經五點了。

內蒙古(15)草原活動之二
此刻,陽光艷烈天藍雲白,

襯托得這片草原更加空曠遼闊。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