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蜘蛛張網捕捉螳螂,

螳螂偶爾也會擸食蜘蛛,
看來自然界中也沒有所謂的弱肉強食法則,
也許,這就是一種生態平衡吧!

人面蜘蛛
前兩天和宇珍到竹東圖書館還書,
順道走走相鄰的森林公園步道。
這條步道來回一趟約需40分鐘,

坡度平緩,
可說是輕鬆易行的健康步道。

人面蜘蛛
整條步道的生態維護得很好,

沿途鳥唱蟲鳴不斷,
樹叢間有很多大大的、完整的蜘蛛網,

它的主人--比較不怕人的人面蜘蛛,
可是我喜愛的拍攝對象。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在臺灣分佈很廣,

從南到北中低海拔的樹林、竹林及果園都有其蹤跡。

人面蜘蛛
蜘蛛的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兩個部分,

腳有四對,每隻腳都有七個節。

人面蜘蛛
這種腳上有節的動物稱為節肢動物,

蜘蛛、昆蟲、蜈蚣、蝦、蟹、蠍等,
都屬於節肢動物。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
蜘蛛並不是昆蟲。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只有三對腳,每隻腳只有六節,

還有翅與觸角,
和蜘蛛是大不相同的。

外觀特徵:
人面蜘蛛
身體分為頭胸及腹兩個部分,

頭胸部有一對觸鬚及四對步足。

人面蜘蛛
雌性個體體長約35~50mm,

頭胸部隆起,色調呈黃綠,
其上之花紋酷似老人之臉孔。

人面蜘蛛
腹部有黃色、黃褐及黑褐色之條斑。

步足黑色,近末端處有黃褐色的斑點。

人面蜘蛛
雄性個體體長約5~10mm,

體呈紅褐色,
形態與雌性個體極為不同。
〔抱歉這次沒拍到雄蜘蛛〕

生態習性:
人面蜘蛛
雌性個體一般在樹林、竹林及果園中結圓形網,

有些大型個體所結的網直徑可達一公尺。

人面蜘蛛
蜘蛛都是肉食性的,

以小動物為食,
尤其喜歡吃昆蟲。

人面蜘蛛
有時網上會有體型極小之橘紅色或銀色的寄居姬蛛,

捕捉附著其上的小型昆蟲。

人面蜘蛛
小型個體或幼體會在圓網前築一類似迷宮的障礙網,

具有保護之功能。

人面蜘蛛
人面蜘蛛通常每天結一張新網,

而在築新網前會先吃掉舊網,
重複使用存在於絲中的蛋白質。

人面蜘蛛
昆蟲被蜘蛛網截獲後,

蜘蛛會以第四對步足,
從腹部的絲疣紡出成股的絲將獵物捆縛。

人面蜘蛛
再以大顎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將其痲痺,
人面蜘蛛的毒液對人體並無重大影響。

人面蜘蛛
攝食時,
蜘蛛先將消化液注入獵物體內,
待獵物體內之柔軟組織化為液體後,
再吸入。

人面蜘蛛
雄性個體成熟前亦會築網捕食,

但成熟後則會附著於接近成熟之雌性個體網中,
待其蛻皮成熟後與之交配。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