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以往,每到暮春時節,

久違了,六寮古道
總要去六寮古道探探五月飄雪;

久違了,六寮古道
到藤坪桐花步道看看綠光精靈,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彷彿完成賞桐、觀螢儀式,

方能安心迎接夏日的到來。

久違了,六寮古道
而今,所有儀式都讓我給封存典藏了,

不再是特別標記在月曆、手帳上的重要事項,
只在不經意說起時,
絮絮叨叨的曾經的美好。

久違了,六寮古道
這週,大山北月郊遊到六寮古道,

雖然天空陰陰沉沉氣溫冷冷涼涼,
但幾個姊妹精神抖擻,準備出發。

久違了,六寮古道
搭乘台灣好行獅山線前往獅山遊客中心,

車程約莫45分鐘,九點半抵達。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六寮古道全長2500公尺,

可我從來沒有走完全程,
每每走著走著就隨興轉彎或者半途折返。

久違了,六寮古道
尤其是桐花盛開時候,

一定會左轉銜接藤坪步道的階梯,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去見見那幾株花開盛極,落英美極的油桐,

這是我倆偶然間發現的很喜歡的賞桐秘境。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六寮古道沿六寮溪蜿蜒而上,

柏油路面走起來安全舒適,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就是起伏稍大有點坡度,

去程,氣喘吁吁鍛鍊心肺;
回程,之字蛇行保護膝蓋。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我則,隨走隨看隨停隨拍,

也就不怎麼覺得辛苦了。

久違了,六寮古道
半小時後行至六寮古道茶亭,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樂享豐盛上午茶,

重溫兒時遠足的歡快。

久違了,六寮古道
隨後繼續上行,

行經這戶人家,簡約雅致。

久違了,六寮古道
大樹鬱鬱蔥蔥,綠蔭籠罩下,

久違了,六寮古道
是正在修建的幸福園福德祠。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往獅山古道走了一小段,

受限回程車班於此折返,

久違了,六寮古道
子瑄則繼續前行,

好個勇敢獨立的女子,讚!

久違了,六寮古道
不知不覺就回到出口附近,

久違了,六寮古道
六寮溪著名的壺穴地質,

久違了,六寮古道
春暖先知的戲水鴨群。

久違了,六寮古道
十一點一刻回到獅山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前身為獅山國小,
由於學生人數銳減而廢校。

久違了,六寮古道
民國90年「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

遂將廢棄的校舍改建為遊客中心。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遊客中心非僅提供旅遊資訊,

久違了,六寮古道
備有各種設施滿足旅人需求,

周圍環境也很優美舒適。

久違了,六寮古道
搭乘11:30台灣好行回竹東,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平日沒什麼乘客,回程就我們九個,

享受奢侈的包車服務,非常感恩。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午餐於火車站前「邱家排骨酥麵」,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謝謝班長招待蝦仁肉圓,

久違了,六寮古道
謝謝舜珠請吃美味小菜,

久違了,六寮古道
實在是太澎湃了,

這碗肉臊麵疙瘩剩下一半打包回家。

寫這篇記遊時,
翻閱《尚山木風》找適合的相片,
看到棠當年寫的短文,其中幾句: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久違了,六寮古道
六寮步道出口附近有處緩坡可以下到溪邊,
宇珍叫我下去拍拍,她在步道上等我,
果然是個好所在,光影和水流都很棒。

久違了,六寮古道
宇珍很少會給我壓力,

體貼地在步道上看我東拍西拍,
就像這幾朵靜靜躺在水面的桐花。
老婆大人,謝謝啦!

靜靜躺在水面的桐花,
這樣嫻靜美麗的形容,
很喜歡,謝謝你。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