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週三郊遊日再走大山背,

路徑依舊是如來禪寺往返「大山背人文生態館」,
與以往不同的是天氣。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昨天水霧氤氳,煙雨迷濛,

髣髴置身於兩千公尺高的雲霧帶山林。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幾分觀霧的空靈,幾分太平山的縹緲,

等閒邂逅這美景,真叫人歡喜。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雖然不是渴盼的能灌飽水庫的滂沱大雨,

但久旱之後的雨霧亦彌足珍貴。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林樹叢草經雨潤濕後格外清新,

空氣中瀰漫芬多精、負離子,
行走其間益發覺得醒腦。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禪寺下涼亭邊集合,

傘花、黃花並心花朵朵開。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然後出發,
一行17人三五成群,前後參差於產業道路上。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自岩壁披垂而下的黃花曼陀羅,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宛若支支小喇叭,爭相向人間報春信;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又好似盞盞夜燈,照暖了霧濕的山徑。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夏雪桐花,悄然綻放又靜默謝落,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路面、草叢、桌凳……

朵朵雪瑩淨白花兒惹人愛憐。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都說留在梢頭結果的是雌花,

雄花功成身退後便化作春泥,
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成就生命的意義。
想想,就覺得動人。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一片片蛛網凝結一顆顆水珠,

化變為一張張晶瑩璀璨的水晶簾,
忍不住要駐足欣賞,拍照記錄。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來到「上山喝咖啡」,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長桌上擺出琳瑯滿目的水果點心,

常戲言:一星期的零食總量,週三這天就占去一大半。
這,就是分享共食的樂趣吧!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感謝主人在非營業的平日,

將空間和風景分享予旅人。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續行至「大山背人文生態館」,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於此折返,回如來禪寺。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下山後到「粗坑休閒農場」午餐,

早先在如來禪寺與「大山北月」相熟的友人不期而遇,
相約中午餐敘。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十九人席開兩桌,

3500元的合菜共有九菜、二湯與一鍋客家湯圓,
非常物美價廉。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客家湯圓、豬蹄筍乾、客家小炒、白斬雞。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過貓、芹菜炒鯊魚、破布子蒸魚、酸菜肚片湯。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炸排骨、白灼蝦、薑絲大腸、仙草雞湯。

雖是客家菜卻不油不鹹味道剛好,
每道菜都各有特色且份量十足,
大夥都吃撐了還打包帶走。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每週一次踏青賞景,吃喝聊說,

回家後再簡單寫篇短文記遊,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就像是替身心充飽了電,

又有力氣繼續好好過日子。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大山北月」再走大山背
謝謝班長、開車的大哥們,
以及「大山北月」的好朋友。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