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5月10日 慶州
佛國寺始建於公元751年,竣工於774年。
現存的石頭建築都是新羅時期的原有建築,
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達人領隊特別介紹這棵觀音松,
非僅高齡百餘歲,還是移植於龍皇寺遺址。
暮春時節青楓新綠,
別於秋日的艷紅金黃,
有種不一樣的清新之美。
佛國寺巍然矗立於石頭護牆,
石牆下方象徵人類世界,
石牆上方則是佛的世界。
白雲橋與青雲橋乃通往紫霞門的階梯,
也是人類通往佛祖世界的通道。
下方17階為青雲橋,
上方16階為白雲橋,
總共33階,代表佛教的33層天。
石階古橋已列入保護不再開放行走,
取道旁側的斜坡緩步上行。
佛國寺建築群分為三大區:
第一區以大雄殿為中心,
有紫霞門、青雲橋、白雲橋、多寶塔、釋迦塔等;
第二區以極樂殿為中心,
有七寶橋、蓮華橋及安養門等;
第三區以毗盧殿為中心,
有觀音殿、羅漢殿與舍利塔。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供奉釋迦牟尼的大雄殿,
類似中國建築的歇山頂,古意盎然。
殿前左右各有一塔,
代表多寶如來佛及釋迦如來佛在天堂的住處。
左側多寶塔高10.4公尺,
結構複雜、裝飾華麗,
是新羅時代全盛期建造的最高塔。
右側釋迦塔高8.5公尺,
質樸簡潔,勻稱厚重,
為新羅時代具代表性的石塔。
極樂殿供奉阿彌陀如來佛,
阿彌陀佛又稱無量壽佛,
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遊客最感興趣的是殿前的小金豬,
據說從頭到尾摸一遍能招來財運。
原來在極樂殿牌扁後方刻有一隻小豬,
存在400多年後直到1970年才被發現。
所以寺方依其大小形狀,
複製一隻金豬立在殿前。
羅漢殿旁設有堆石祈福區,
遊人可以在此堆疊石頭祈福許願,
石頭堆得愈高也就愈有可能如願。
佛國寺建築群色彩典雅圖案簡潔,
而且保留古蹟的原始樣貌,
烏瓦黃牆襯托藍天,真美。